

永葆初心 对俄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甫抓党建促扶贫
2018-10-14 09:46 海南日报
黄甫(左)入户核查扶贫产业成效。特约记者吴峰摄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特约记者 吴峰
职务:牙叉镇对俄村驻村第一书记
单位: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当初如此,今后也会如此,我会一如既往地做好驻村扶贫工作,全力帮扶村里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对俄村,已年过五旬的黄甫自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年以来,作风沉稳的他从未有过丝毫松懈,脱贫攻坚的步伐也走得越来越坚定与从容。
村容村貌脏乱差、文化设施匮乏、农村污水管网缺失、产业零散不成气候……对俄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有165户农户,贫困率高达84.2%。驻村之初,一道道扶贫难题摆在黄甫面前,着实是不小的考验。
不慌、不乱,更不能怯步。在不断的摸索总结中,黄甫带着村党支部班子制定了以“帮党建、帮发展、帮民生、帮稳定”为中心的工作计划。自此,对俄村整村脱贫攻坚工作有了“主心骨”。
物质脱贫,要先从对标思想症结开始,这是黄甫驻村扶贫落下的第一步棋。扶贫先扶志,面对大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缺乏自主脱贫的底气与信心等主要问题,黄甫组织村里贫困户党员到中共琼崖一大会址接受“红色教育”,让大家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坚定了党建促扶贫的信心;多次组织贫困户参观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感受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变迁。“通过这些活动,既让我们贫困户感受到城乡差距,又拓宽了视野,坚定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贫困户党员符福云对此颇有感触。
班子强了,齐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更有力量。为此,黄甫不断强化村党支部的队伍建设,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他精心备课,将党课课堂从室内搬到了村庄大榕树底下、村民家里、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接地气”的脱贫励志故事,让村里的贫困户更加透彻地理解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策略,有效凝聚了全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干劲。
黑山羊、五脚猪、芦花鸡……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黄甫就像是一头勤勉耕耘的老黄牛,始终不忘初心,以一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坚守在这片原本很贫瘠的土地上。
苦心人,天不负,很快,一个个特色扶贫产业陆续在对俄村全面展开,整村脱贫的美好愿景也越来越近,这个贫困多年的村庄正在快速蜕变展新颜,而黄甫俨然已经成为贫困群众眼里的亲人